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不少见,而呼衰的发生有可能增加患者死亡率。当低流量鼻导管给氧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时,临床上多采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作为有效的干预手段,避免二次插管。然而,多个研究证实约 20% 的患者经过 BiPAP 治疗后仍需要二次插管。
此外,面罩 BiPAP 尚存在操作不便、资源受限及易造成患者不适感等缺陷。高流量鼻导管给氧作为一种易于操作、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法是否与 BiPAP 疗效相似?为了比较二者的疗效,来自法国玛丽拉纳隆格外科中心的 Stéphan 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JAMA 上。
该研究纳入了 2011 年 6 月 15 至 2014 年 1 月 15 期间,6 个 ICU 中心共 830 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冠脉移植、瓣膜修补或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发生或存在呼衰高危因素(自主呼吸试验失败,或者自主呼吸成功但拔管失败)的患者。
所有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鼻导管高流量给氧组 414 例,干预措施为持续鼻导管给氧,流量 50L/min,FiO2 50%。BiPAP 组 416 例,干预措施为面罩给氧,每天至少 4 小时,压力支持水平 8 cm 水柱,呼气末正压 4 cm 水柱,FiO2 50%。
主要终点是治疗失败,包括重新插管,转变治疗方式,或者治疗提前终止(患者要求或并发症,包括胃胀气)。次要终点包括 ICU 死亡率,通气方式改变,以及呼吸系统并发症。
结果发现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组患者中有 87 例(21%)治疗失败,BiPAP 组患者中有 91 例(21.9%)治疗失败,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BiPAP 组 ICU 死亡率为 5.5%,高流量给氧组为 6.8%,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 24 小时后出现的皮肤裂纹,主要是局灶性红斑,这一并发症更多见于 BiPAP 组(10% vs 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该研究表明,存在呼吸衰竭或有呼衰高危因素的患者心胸外科术后,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相比于间歇 BiPAP,并不增加治疗失败率。Stéphan 指出,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心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患者,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有可能取代 Bi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