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否疗伤?

2015-08-24 22: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锁骨下动脉
字体大小
- | +

尽管早在 1914 年就有外科医生将音乐用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但迄今为止,音乐也尚未能作为围手术期的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原因在于缺乏对已有研究资料的系统性、全面性的整理与评价,因而难以判断音乐疗法的有效性。来自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 Elizabeth 教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与 meta 分析,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The Lancet 杂志。

研究者运用 Medline、Embase、CINAHL、Cochrane Central 等数据库对音乐、手术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最终共选入 72 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对其结果进行 meta 分析。为避免神经系统及其他头颈部手术对患者听力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未纳入神经外科及头颈外科相关的 RCT。

研究指标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需求程度、焦虑程度、住院时间、治疗满意程度等。研究者也在下述方面进行亚组分析:音乐疗法的时机(术前、术中、术后);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及其他方式);术后 4 小时前后的疼痛程度;患者能否自主选择音乐类型。

研究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焦虑程度,减少镇痛药物应用,并增加治疗满意程度,但不影响住院时间长度。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 100 mm)发现,音乐疗法较安慰剂可以降低患者平均疼痛评分 23 mm;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 20-80)发现,音乐疗法较安慰剂可以降低患者平均焦虑评分 6.4 分。倒漏斗图显示发表偏倚对上述结果无明显影响。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术前应用音乐疗法时患者疼痛程度、镇痛需求与焦虑程度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其次为术中应用,最后为术后应用。非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用音乐疗法的效果比全身麻醉患者更为明显。

音乐疗法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在术后 4 小时内与 4 小时后无差异。能够自主选择音乐类型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程度和镇痛需求均较无自主选择权的患者有所下降,但焦虑程度却轻微上升,然而这些改变并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研究的全部 RCT 中均未报道音乐疗法存在相关的副作用。但其中一些报道称,低音量的音乐可能更有利于医患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音乐疗法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者推测,痛觉感受可能受到躯体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听音乐等认知活动能够影响感觉的强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也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减少有关,如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的下降等。

有证据表明,即使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包括控制听觉的大脑有时能够存在一定的感知功能。1000 例全身麻醉患者中就可能有 1 例发生术中知晓,后者很有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术中音乐疗法能否降低这类患者的焦虑程度并预防 PTSD 的发生,尚需进一步研究。

基于该研究,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

1. 音乐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疼痛及焦虑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并增加治疗满意程度,且不影响住院时间。

2. 音乐疗法是安全、经济且易于操作的非侵入治疗手段。

3. 患者可在围手术期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

4. 音乐疗法的时机可根据医院和医疗团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应尽量避免影响手术操作过程及医患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焦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