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肿瘤直径的数据摄取简易并可直接反映病灶的发展程度,因此为 TNM 分期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在即将来临的最新版分期(第八版)中,为了更好的对肺癌患者预后进行预测,T 分期的分级程度更为细化,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
CT 成像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病灶的三维分析称为可能,毋容置疑,肿瘤体积作为三维指标比肿瘤直径更能反映肿瘤的病变程度,进而能更准确的反映患者预后。
来自日本九州医学中心胸外科的 Takenaka 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了 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大直径、总体积和实性部分直径/总直径比值(CTR,0 为纯毛玻璃样变,0~1 为半实性,1 为实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该研究近期发表在 JTO 杂志上。
该研究数据表明,肿瘤直径 ≤ 20 mm 患者的 5 年无病生存率(5y-DFS)优于肿瘤体积>20 mm 的患者(76%:67%)。CTR<1 的患者 5y-DFS 优于 CTR = 1 的患者(81% 比 65%)。
肿瘤体积 ≤ 2080 mm3 患者的 5y-DFS 优于体积>2080 mm3 的患者。且病灶实性部分体积 ≤ 1900 mm3 患者的 5y-DFS 优于实行部分体积>1900 mm3 的患者(81% 比 56%)。
该文作者指出,肿瘤体积,尤其是肿瘤的实性体积比最大直径更能反映患者的复发率。三维 CT 容量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移植肝脏体积测量,并且该技术也已经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食管癌与直肠癌的放化疗效果评估,故其在肺癌预后分析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作者还指出,由于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该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故不能保证早期患者病灶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及更为精确的测量手段进一步评估相关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