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喉外伤(ELT)是一种罕见但极有可能致命的损伤,急诊患者发生率约1/14000-30000。众所周知,喉在呼吸和发声中有着重要作用。ELT并不常见因其有颈部保护,而一旦损伤迅速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易导致气道塌陷和窒息。ELT与生命的维持和质量联系紧密,因此ELT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和远期的生活质量。
尽管喉外伤的治疗方式相对一致,但手术治疗的时机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许多研究者认为ELT的早期重建对发声和气管置换的预后较好。然而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时喉部的外科手术干预则必须推迟。他们基于自身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但是,目前ELT外科干预的最佳时机仍不清楚。
有文献报道,延缓治疗可提供与ELT患者早期治疗的对比结果。为了探索ELT延期手术治疗对结果的影响及其外科干预的最佳时机,来自台湾长庚大学长庚纪念医院创伤和急诊外科的傅志远教授等完成了该项回顾性研究,文章最近发表在Ann Thorac Surg杂志上。
该研究回顾整理纳入了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48例ELT患者,发生率为0.032%,通过改良创伤评分(RT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ICU LOS)、医院住院时间(HLOS)和死亡率等方法研究评估。男性患者41例;平均年龄40.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7.3个月。
钝性伤患者(n=35),穿透性损伤患者(n=13)。ELT常伴有多器官损伤(n=35),最常见为颅骨骨折,其次颅内出血,颈椎、食管和颈动脉损伤。48h内行手术治疗(n=24),48h后行手术治疗(n=10),14例患者没有行手术治疗。根据Schaefer-Fuhrman分级将分为喉外伤I级(n=6);II级(n=8);III级(n=7);IV级(n=8);V级(n=5)。
结果为NISS较高和必要的手术治疗延长了ICU LOS与HLOS。该研究共有4例患者死于ELT,死亡率为8.3%。经多变量分析表明:ISS较高和RTS较低可能是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初始发音障碍和外科手术干预是导致远期不良结果的主要因素。
总之,ELT的死亡率较高且与严重的合并伤和初始机体代偿机能障碍相关,适当复苏和积极的对症治疗在初始阶段尤为重要。可以接受患者完成充分术前准备前的延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