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椿教授:胸腔镜手术是未来发展趋势

2014-11-15 09: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IMG_2554_副本.jpg
陈椿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

目前胸部肿瘤的诊治已全面步入规范化、个体化及微创化时代,胸腔镜技术也进入了发展的成熟期。本次西子论坛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就胸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相关手术经验技巧等问题,接受了丁香园通讯员的采访。

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临床上开展现状 

单孔胸腔镜手术应该是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就像我们以前走过的历程,最早做胸腔镜手术的时候我们的观念也是在不断改变,最早的时候没有人认为胸腔镜是一个发展的前景,都觉得开进去多干净、多好。胸腔镜在最近8年发展得很好,而且全腔镜是在最近5年得到了飞速发展,接着目前出现了单操作孔,因此这必定是一个趋势。

因为社会的进步、器械的改进、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操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微创、越来越让病人受益,病人微创的意识越来越有提高,这些微创手术都是应运而生的,也许将来只是一个小孔—--一个机器人进去就可以把手术做了。记得台湾有一位专家讲过基因自然孔道的手术,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手术不能令人接受,但是也可能是将来的一个趋势。 

微创手术发展前景 

微创有很多概念,不单单是一个孔、切口的概念,微创有路径的微创、切口的微创,还有其它的比如器械改变了以后会更加微创,切口的单孔只是微创的进步之一。比如微创手术的路径微创:原来的手术要经过各种迂回、很大的一个手术步骤,单孔或者说腔镜手术可以变得更简单、快捷,这也是一个微创。

因为同样一个手术有的医生做8个小时,有的医生做3个小时,哪个微创呢?当然是3个小时,不是切口微创,而是它对应的麻醉、对病人手术的损害(手术时间过长、插管的损伤)的微创。我们每一个做腔镜的医生,刚开始做的时候都有很多并发症,但是越做越细,并发症越来越少,之后就是更好。 

单孔手术去年引领潮流的是上海朱余明教授,当时我自己有心理障碍---单孔怎么做,后来有一位专家鼓励我,他曾看到我做腔镜,他说我的手法很适合做单孔的手术,因为单孔的手法和培训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单孔是一个孔,如果原来一直都是这种手术方式做的手法和三孔、四孔的手法是不一样的。

学习过后很快就会上手,我回去自己尝试,第一例就是做的单孔肺段切除,感觉还可以,慢慢地二十例、三十例,并一直总结自己的体会。我很喜欢参加高水平的会议,可以听一听并和别人交流一些好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相融合,感觉自己的单孔手法还可以,我现在单孔也可以做各种段的切除,全胸腔相粘连的我也可以用单孔手术做下来。 

单孔手术技巧 

关于单孔手术经验技巧分享,首先讲切口,我们刚刚开始做单孔的时候,千万不要强求孔太小,四公分左右就差不多了,因为目前的器械不是做单孔胸腔镜最好的时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单孔的器械,仍需要发展。

第二,我们很需要的切割缝合器本身直径已经一公分,再加上一个一公分的腔镜,剩下的只有两公分的操作空间,所以解剖一定要熟练,我的一些体会就是要慢慢地磨练,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做,不要一下做的太复杂。 

早期肺结节诊疗经验

肺结节又分毛玻璃样结节和实性样结节,它们的观察时间不一样,在NCCN指南里面有分实性和非实性的区别,对于毛玻璃样病变,6毫米、8毫米以下是可以观察的,实性的就要看医生对它的认识。

有些在影像学上就可以判断它是良性的,因为很多人做下来发现是肺内的淋巴结,自己的经验是以前碰到肺结节患者就做切除,现在可以看出来有的结节是良性的,这种病人就可以进行观察,不需要再做手术了。但是有的病变,体检完发现是毛玻璃样病变或者当中已经实性的就需要积极的介入。

我个人是比较积极的,主张早期处理:如果这个结节观察不会消失的话我都会建议患者手术做掉,因为如果变化不消失的话,我们不能保证它什么时候会变化,很多理论说有的毛玻璃样病变十几年、二十年不会变化,长期的共存,但是我们发现毛玻璃样变最后终会发生改变,如果毛玻璃样病变或者是实性结节排除了良性的表现、而且不消失,就是潜在的手术指征。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