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第二肺结节特征和预后分析

2015-01-20 16:17 来源:丁香园 作者:袁小帅
字体大小
- | +

当今CT扫描已成为肺癌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由CT发现的结节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已有大量研究和文献证实。通过CT检查,可在肿瘤同侧或对侧肺发现更小的肺结节,称之为第二肺结节(Secondary Nodule,SN)。

但目前尚不明确肺癌患者合并SN的发生率,及其恶性几率是否高于普通多发性肺结节的患者。临床医生经常把肺癌合并SN诊断为肺癌肺内转移,而使患者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鉴于此,来自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Stiles博士等开展了一项研究,以明确SN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SN的存在与肺癌切除预后是否相关。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上。

该研究回顾了155名NSCLC患者,其中88例(57%)存在137个SN,32个SN在肺癌切除手术同期切除,病理示19例(61%)为良性结节,13例(39%)为恶性。

剩余105个未切除的SN均通过CT检查进行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CT示80例病例并未进展;11例(11%)患者失访;而14例(13%)患者提示结节增大,其中9例增长不明显,考虑良性可能性大,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恶性结节数量仅5例(4.8%)且均为原发性肺癌。

研究结果显示,137个SN中的恶性结节数量为18例(约占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为转移性肺结节仅5例(3.6%)。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发现, SN与原发肿瘤是否同侧和结节的大小与SN良恶性相关,而吸烟史、结节的CT特征等无明显相关性。

考虑到肿瘤同侧的SN切除较多,Stiles博士等又针对与肿瘤同侧的67例SN进行的多变量分析,分析认为当SN与原发肿瘤位于相同肺叶时SN恶变可能性大,应予以局部切除;同时同侧SN的大小也是提示SN恶变因素之一。

该研究对是否存在SN与患者生存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存在SN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无SN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4%,两者无明显差异。

综上研究结果,Stiles博士等认为SN的存在与否并不能作为肺癌局部进展和转移的证据,也不能仅将SN存在作为NSCLC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指征及癌症恶变的预测指标,而应结合其具体位置、大小等各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以使存有SN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袁小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