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是诊断周围型肺小结节(SPPNs)的一种选择。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病灶太小及距胸膜的距离太远使得术中定位比较困难,并且使术中定位时间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术前标记是很有用的。经皮CT引导下带钩钢丝放置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但同时也可能发生危险的并发症,尤其是穿刺脏层胸膜(VP)导致气体栓塞。
为了避免这些灾难性的并发症,几项无VP穿刺的标记技术可以执行。在这些原始报告的启发下,日本东京癌症研究所医院TSakae Okumura教授等开发了一项名叫无创CT引导下肺标记(NICTM)技术,并发表在最近的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上。
该研究共纳入20例行NICTM,行NICTM的指针是:(1)SPPNs未明确组织学诊断,(2)能通过胸腔镜楔形切除(肿块大小≤20mm)。
术前1天行CT扫描,在最大呼气相获取图像。患者取侧卧位使身体表面标记处于最合适的位置。外科医生在离结节最近处皮肤上做一标记(图1 A)。为了防标记抹掉,研究者使用防水胶带。如果遇到肋骨和/或肩胛骨干扰,则在同一CT断面移动标记避开干扰。
手术时,患者采用全麻,侧卧位。患肺萎陷,通过1个或2个套管进入胸腔。一个16号的留置导管(surflo®,温总公司,东京,日本)垂直于标记处皮肤出通过胸壁插入到胸腔内(图1 B)。去除针芯,外部导管套管固定于胸壁。鼓肺后,通过留置套管将一个φ1.0mm的聚氨酯硬膜外导管把龙胆紫蓝色染料注入到肺表面(图1 C)。肺萎陷后通过视觉鉴别色素沉着部位后,通过手指触及标记部位以确定结节的存在。随后,通过自动缝合器楔形切除该病变部位。
图:术中示意图。
所有结节均在标记附近。所有病例均通过楔形切除,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总之,NICTM是对SPPNs的一项简单、容易的标记技术。